- 用微信支付買“王者榮耀套餐 評論0條
- 中國企業走向世界還缺什么?一 評論0條
- 制造業阿里巴巴出海,硬蛋下一 評論0條
- 朋友圈商業生態向左走?向右走 評論0條
- 點點客CEO黃夢:“產品為王” 評論0條
CIIS
2019年10月26日-27日,由中國人工智能學會主辦,主題為“驅動未來,智能無界”的2019第九屆中國智能產業高峰論壇將在西安盛大召開。屆時,國內人工智能領域的百余位學術企業界重磅嘉賓將齊聚古都,沐浴在璀璨的歷史文明中,通過十余場活動,以前沿智慧分享智能科技創新成果,獻策智能產業發展之道。
10月27日下午,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生物信息學與人工生命專委會承辦的生物信息與智慧健康專題論壇,將邀請來自產界和學界的知名專家發表7場報告,深入介紹生物信息在智慧健康中的應用和對智慧醫療的貢獻。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生物信息學與人工生命專委會主任、清華大學張學工教授以及北京愛醫聲科技有限公司CTO/聯合創始人陶焜共同擔任專題論壇主席。
去年年底,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編輯雙生嬰兒出生事件讓引發全球關注和討論,公眾對“生物信息”這一嚴肅科學有了更多的認知和理解。不久前,一款換臉軟件的爆紅再次拉近了“生物信息”這個高冷專業概念與我們生活的距離。人們正在意識到,生物信息是每個人重要的生命特征,更是獨特的信息資產。
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前沿科技的廣泛應用,讓生物信息的研究和利用手段日益高明,也讓其在醫療方面的價值與日俱增,如人類智能與機器智能的結合,從臨床快速、準確的圖像解讀,到分子層面的健康大數據分析和精準醫療。基因是生命的圖紙,人工智能的介入有力地推動著基因科學研究的發展,對疑難疾病的識別、個性化和精準診療方案的制訂,大大促進了構建智慧醫療體系的進程。業界認為,人工智能與基因科學的深度結合,能夠改變人類自身的未來。
在CIIS2019生物信息與智慧健康專題論壇上,就有基因大數據驅動的癌癥液體活檢、醫療場景中的智能交互與輔助決策、三代測序數據分析方法開發及應用等十分前沿的研究報告現場呈現,這些報告的貢獻者均為國內頂尖的學者、科學家以及醫療專家。
嘉賓陣容
論壇主席:
張學工 清華大學教授
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自動化系學術委員會主任,北京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研究中心生物信息學研究部主任。CAAI生物信息學與人工生命專委會主任,國際計算生物學會ISCB理事。主要研究領域是智能信息處理與機器學習、基因表達分析、人類細胞圖譜、智能健康等,提出了極小樣本機器學習方法、高噪聲基因差異表達分析方法和基因表達信息量預測方法等。
陶焜 北京愛醫聲科技有限公司CTO/聯合創始人
前百度資深研發工程師,負責百度網盤內容審核AI平臺的研發。研究領域包括多模態人機交互、圖像識別和自然語言處理等。目前負責的科研項目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復雜聲學環境下聲學事件檢測與音頻場景識別方法研究”、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醫養結合支持解決方案研究”等。
演講嘉賓:
張勤 國際核能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
中國科協榮譽委員,中國知識產權研究會副理事長兼學術顧問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計算機系雙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創立了表達不確定因果關系和進行概率推理的動態不確定因果圖DUCG理論,并用于醫學臨床診斷,核電站等大型復雜工業系統在線故障監測、預報、診斷、發展預測和決策支持。
汪增福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合肥智能機械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
歷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自動化系主任、中國科學院合肥智能機械研究所所長、《自動化學報》編委等職。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人臉動畫合成、立體視覺和三維場景重建、生物特征識別、圖像超分辨率重建,以及核環境蛇形遙操縱機器人等。
高琳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教授
CAAI生物信息學與人工生命專委會副主任。長期從事計算生物信息學、數據挖掘與機器學習、圖論與組合優化領域研究。建立了不同尺度網絡拓撲結構量化指標與分析方法,提出了基于網絡模型的組學數據中癌癥相關模式挖掘方法,實現了驅動基因/通路、組合治療等模式挖掘,有效應用于乳腺癌、結腸癌與肝癌等癌癥分析;提出了通用有效的三維基因組多尺度拓撲結構鑒定方法。
汪小我 清華大學副教授,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CAAI 生物信息學與人工生命專委會副主任,中國生物工程學會青年工委會主任。曾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中國自動化學會青年科學家獎等。長期從事生物信息學交叉領域研究,主要包括生物多組學數據的處理與分析、基因調控元件和網絡的識別與分析、基因調控系統的建模與設計等。
肖傳樂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副研究員
CAAI生物信息學與人工生命專委會委員。針對三代測序數據分析的計算瓶頸問題建立了系列關鍵算法和支撐軟件。提出了三代測序序列比對和校正基礎理論,并開發了高效組裝系統MECAT;提出了三代測序技術的DNA-6mA甲基化檢測并行計算模型,首次系統揭示了人類DNA-6mA甲基化圖譜特征及其與癌癥關系;建立了首個識別Nanopore電信號5mC修飾識別模型,使其精度高達99%。
陳鋼 深圳WeGene創始人/CEO
CAAI生物信息學與人工生命專委會委員。曾擔任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資深研究員、華大科技副總裁、香港中文大學生物信息學兼職助理教授、香港醫管局大數據顧問等職務。
陶焜 北京愛醫聲科技有限公司CTO/聯合創始人
前百度資深研發工程師,負責百度網盤內容審核AI平臺的研發。研究領域包括多模態人機交互、圖像識別和自然語言處理等。目前負責的科研項目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復雜聲學環境下聲學事件檢測與音頻場景識別方法研究”、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醫養結合支持解決方案研究”等。
作為中國人工智能學會著力打造的“三會兩獎”品牌活動之一,中國智能產業高峰論壇被譽為智能產業發展的風向標和地方科創的驅動器,已成功舉辦8屆,在交流智能產業發展戰略,討論領域共性難題,促進人工智能產學研各界間的技術創新資源集成和共享方面具有突出的引領作用。
大會相關
邂逅AI領域知名專家
聆聽頂尖研究報告
掌握行業發展新態勢
掃描二維碼,即刻了解CIIS2019
來源:飛象網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自網絡,其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切勿輕信投資承諾,任何網上投資行為與本站無關。
財經中國網 :www.pxvyan.live 責任編輯:tomy